现代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代表流派

被引:45
作者
李德志 [1 ]
刘科轶 [1 ]
臧润国 [2 ]
王绪平 [1 ]
盛丽娟 [1 ]
朱志玲 [1 ]
石强 [1 ]
王长爱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系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位; 理论; 发展; 流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全面而深入地评析生态位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和最新发展动态及其代表性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指出在这些流派当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并分析各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优点与不足,同时,对迄今为止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阶段划分,最后,对现代生态位理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深入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 [J].
李德志 ;
石强 ;
臧润国 ;
王绪平 ;
盛丽娟 ;
朱志玲 ;
王长爱 .
林业科学, 2006, (07) :95-103
[2]   生态位理论若干问题探讨 [J].
王刚 .
兰州大学学报, 1990, (02) :109-113
[3]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拓广与应用 [J].
孙鸿良 ;
齐哗 ;
胡涛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7, (04) :12-16
[4]   植物群落中生态位重迭的计测 [J].
王刚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4, (04) :329-335
[5]  
王伯荪 编.植物群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 编.植物生态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