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基于数量与价格混合规则的探索

被引:75
作者
伍戈
连飞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
关键词
新凯恩斯框架; 货币政策转型; 混合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特征,立足于新凯恩斯的分析框架,试图创新性地构建转型时期数量与价格相结合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模型。特别地,我们十分注重预期的作用,并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以及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福利损失等方法对混合规则、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进行各种冲击下的政策效果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实施混合型的货币政策规则比实施单纯的货币数量型规则或价格型规则更能有效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货币政策混合规则对改善社会福利的效果更好,因此采取数量与价格型相结合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可能是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较好的现实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人民币汇率均衡与失衡:基于一般均衡框架的视角 [J].
王彬 ;
马文涛 ;
刘胜会 .
世界经济, 2014, 37 (06) :27-50
[2]   开放经济DSGE模型下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 [J].
张杰平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 (04) :18-28
[3]   非线性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 [J].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
杨国中 ;
姜再勇 ;
刘宁 .
金融研究, 2009, (12) :30-44
[4]   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8, (10) :1-21
[5]   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 [J].
李春吉 ;
孟晓宏 .
经济研究, 2006, (10) :72-82
[6]   最优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设计与应用 [J].
刘斌 .
世界经济, 2004, (04) :12-18+80
[7]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J].
谢平 ;
罗雄 .
经济研究, 2002, (03) :3-12+92
[8]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9]  
中国货币政策[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2012
[10]  
Two Illustrations of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Breakdowns and Revivals[J] . Thomas J. Sargent,Paolo Suric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