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山针叶林群落系统的生态学过程和持续性机制

被引:3
作者
王开运
杨万勤
Seppo Kellomki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芬兰约恩苏大学林学系
关键词
林业生态系统; 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过程; 持续性机制; 亚高山针叶林;
D O I
10.16507/j.issn.1006-6055.2003.05.005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复杂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通道 ,直接参与地圈 -生物圈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 ,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研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的共识是 :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了解首先是基于对系统组分过程结构和动态的理解 ,而生态系统多功能的持续性机制在于确保组成系统的各组分过程结构的维持和良好的协调。在森林群落生态系统中 ,最基本的植物、生态学过程是能流传输 (transfer)和分配 (partitioning)过程 ,碳、养分和水循环过程 ,生态位的相对稳定和分化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 ,死亡和更新过程。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西部目前唯一保存良好的天然森林。除了它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地位外 ,从生态系统本身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上 ,地处高寒环境下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有其独特之处 :相对简单的层次结构和种丰富度 ,清晰的更新和演替规律 ,有意义的地质、气候和区系历史 ,巨大的土壤冷冻碳库 ,更加分化的结构和功能类型 ,复杂的地形、地貌组合以及生态位的多样性等。这些特征一方面给系统生态过程研究带来许多挑战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研究植被动态过程以及植被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吴彦 ;
刘庆 ;
乔永康 ;
潘开文 ;
赵常明 ;
陈庆恒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48-655
[2]   川西亚高山冷杉林枯枝落叶层的群落学作用 [J].
蒋有绪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1, (02) :89-98
[3]  
林隙动态与森林生物多样性[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臧润国等著, 1999
[4]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
[5]  
四川植被[M].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四川植被协作组编, 1980
[6]   SIMULATION OF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ORGANIC-MATTER ACCUMULATION IN FINNISH BOREAL FORESTS UNDER CHANGING CLIMATIC CONDITIONS [J].
KELLOMAKI, S ;
KOLSTROM, M .
VEGETATIO, 1992, 102 (01) :47-68
[7]  
Daily and seasonal CO2 exchange in Scots pine grown under elevated O3 and CO2: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J] . Seppo Kellom?ki,Kai-Yun Wang.Plant Ecology . 1998 (2)
[8]  
Regeneration patterns in old-growth Abies-Betula forests in the Wolong Natural Reserve, Sichuan, China .2 Taylor,AH,Qin,Z. J Ecol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