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化与都市化抉择——基于国际生态足迹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被引:24
作者
郗希 [1 ]
乔元波 [1 ]
武康平 [1 ]
李超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化;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国,都市化与中小城镇化何种城市化模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争议。通过对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城镇人口比重等宏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揭示城市化客观规律,并与中国实际结合。研究表明:其一,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都市化更符合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其显著降低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环境压力,并倾向于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如此促进生态资源的供给,削减生态资源的人均需求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其二,百万以下人口城市的中小城镇化显著增加生态足迹与生态环境压力。其布局结构松散,倾向于占用大量生态环境资源,减少生态承载力供给;而低效、分散、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增加生态足迹,总体不利可持续发展。其三,人均固定资本存量、人均储蓄、政府购买都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中国推行都市化战略,充分发挥大都市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度限制城镇化,避免中小城镇遍地开花对资源环境造成显著危害;学习国际优秀城市化经验及相关配套制度,并与中国结合;注重技术创新,发挥高新科技及资本带来的生产方式改进与效率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 [J].
王桂新 .
人口研究, 2013, 37 (06) :43-51
[2]   中国“城市化”的认识重构与实践再思 [J].
罗淳 .
人口研究, 2013, 37 (05) :3-15
[3]   与承载能力相适应 确保生态安全 [J].
潘家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5) :12-17
[4]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 [J].
李强 ;
陈宇琳 ;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82-100+204
[5]   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 [J].
辜胜阻 ;
李华 ;
易善策 .
人口研究, 2010, 34 (05) :3-11
[6]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分析 [J].
刘耀彬 ;
陈斐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1) :48-55
[7]   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 [J].
冯云廷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4) :71-74+80
[8]   韩国小城镇发展政策实践与启示 [J].
金钟范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3) :74-78+80
[10]   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 [J].
秦尊文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12)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