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3
作者
田力 [1 ]
滕伟禹 [2 ]
张威 [3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干诊科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脑屏障; 脑水肿; 水蛭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脑含水量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之间的变化及水蛭素对ICH后脑水肿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将75只大鼠分成对照组、脑出血组、水蛭素组,各实验组分6h、1d、3d、5d、7d等5个时间点。采用干湿重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脑含水量;按BELAYEV法使用伊文思蓝测定BBB通透性。结果脑水含量和BBB通透性在ICH后6h开始升高,3d达到高峰,5d到7d开始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15,P<0.01)。水蛭素能够降低各个时间点的脑水含量和BBB通透性。结论BBB通透性增高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水蛭素可抑制ICH后的脑水肿形成,抗凝血酶治疗可能成为ICH后脑水肿的一种可行治疗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5+248 +2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抑肽酶佐治脑出血脑水肿作用机制的探讨 [J].
周春奎 ;
吴江 ;
孟令秋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 (01) :25-27
[2]   重组链激酶早期应用对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 [J].
季耀东 ;
陈衔城 ;
夏鹰 ;
任惠民 ;
符荣 ;
宫晔 .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3, (01)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