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改革与中国崛起——兼对安德森与吴玉山之争的回应

被引:5
作者
肖滨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现代国家; 中国革命; 中国改革; 中国崛起; 政党—国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革命、改革与中国崛起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在中国未来改革中必须正视的实践问题。在现代国家成长的视野下,具有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两重性质的中国革命为中国崛起留下的遗产是一把"双刃剑",既提供了作为中国崛起之基础的主权国家,又留下了作为改革对象的政党—国家体系,往昔的革命遗产在对立与矛盾中相互交织、缠绕构成了中国崛起的基础、阻力和推力。集"撕裂型的边层改革"和"权变型的内核坚守"为一体的混合改革模式组合了一套对中国崛起具有双重效应的制度框架:就短期效应而言,将国家、市场和政党奇特地整合为一体的制度框架提供了中国崛起的活力源、驱动力和稳定器,形成了中国崛起的繁荣气势;从长期效应看,政党—国家逻辑与共和国逻辑的混合运行隐含着深刻的制度紧张,带来了中国崛起有待破解的制度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3+9 +9-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4) :75-82
[2]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徐尧;李哲民;译;.中信出版社.2013,
[3]  
执政的转型.[M].吕增奎; 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  
中国的经济制度.[M].张五常; 著.中信出版社.2009,
[5]  
中国改革30年.[M].张维迎;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孙立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M].(匈)玛丽亚·乔纳蒂(MariaCsanadi)著;赖海榕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8]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9]  
巴黎圣母院.[M].[法]雨果(V· Hugo) 著;陈敬容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