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质、问题与对策

被引:8
作者
饶世权
饶艾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
关键词
地方立法; 公众参与; 权力共享; 理念; 制度化;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08.01.026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实质是公众与公共机构共享地方立法权,但我国目前因为公众参与共享地方立法权的理念和制度缺失,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参与度不强;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众对地方立法的影响力不大。为此,应当通过立法建立公众参与共享地方立法权的理念和制度,如公众参与组织、参与模式、参与程序制度、公众参与立法评价制度等,促进和确保公众参与共享地方立法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建构我国地方立法助理制度初探 [J].
李永梅 .
法制与社会, 2006, (22) :3-4
[2]   应当关注地方立法准备阶段 [J].
刘玉坤 .
楚天主人, 2006, (11) :29-30
[3]   国外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相关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J].
李志翀 ;
赵海晶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5) :29-33
[4]   代议制下的公众与立法 [J].
法任飞 ;
何敏 .
人大研究, 2004, (06) :29-31
[5]   我国地方立法的价值取向研究初探 [J].
王鉴辉 .
现代法学, 2002, (02) :86-90
[6]   部门保护主义对地方立法的负面影响及法律对策 [J].
王爱民 .
当代法学, 2001, (04) :36-39
[7]   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辨正 [J].
张阳升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0, (04) :52-58
[8]  
“良法”时代离我们有多远(下)[J]. 阿计.中国律师. 2004 (12)
[9]  
美国法律讲话[M]. 三联书店 , (美)伯曼编, 1988
[10]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法]卢梭(J·J·Rousseu),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