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性接触者异性性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

被引:38
作者
师伟 [1 ]
李新旭 [2 ]
阮玉华 [2 ]
李东亮 [1 ]
张晓曦 [1 ]
杨振凯 [1 ]
王晨 [1 ]
刘英杰 [1 ]
肖冬 [1 ]
于淼 [1 ]
万博宇 [1 ]
杨烨 [1 ]
丁海峰 [1 ]
田利光 [2 ]
张晓燕 [2 ]
洪坤学 [2 ]
邢辉 [2 ]
邵一鸣 [2 ]
机构
[1]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性行为; 异性; 安全套; HIV;
D O I
10.13419/j.cnki.aids.2007.01.013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异性性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7-11月,在北京市招募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和高危性行为特征。结果在526名男男性接触者中,10.6%(56/526)的人在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8.2%(43/526)和4.4%(23/526)的人分别与配偶/固定女性性伴和临时女性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其与配偶/固定女性性伴和临时女性性伴发生阴道性交时,100%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2.6%(14/43)和34.8%(8/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婚/与女朋友同居(OR=9.6,95%CI3.8-24.4)、首次性交对象为女性(OR=9.7,95%CI4.7-20.0),近6个月有固定男性性伴(OR=0.4,95%CI0.2-0.8)、近6个月向同性卖淫(OR=5.0;95%CI2.0-12.3)、近6个月每月饮酒(OR=3.8;95%CI1.8-8.2)与男男性接触者近6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男性接触者是HIV传播的桥梁人群,需要加大对该人群的干预力度,以控制HIV通过该人群向女性人群扩散。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市部分男男性接触者STD/AIDS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 [J].
刘惠 ;
刘英 ;
肖雅 ;
张琴 ;
邵英 ;
甄里 ;
李京华 ;
Kyung-Hee Choi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4) :268-270
[2]   男男性接触者HIV、STD血清及行为学调查 [J].
王继学 ;
佟伟 ;
李瑞 ;
赵志杰 ;
熊帮洁 ;
刚军 ;
司晓明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4, (11) :101-102
[3]   中国大陆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性病高危险行为情况调查 [J].
张北川 ;
李秀芳 ;
胡铁中 ;
史同新 ;
曹宁校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5)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