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夏季(6—7月)旱涝的东亚环流背景

被引:2
作者
李永康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环流指数; 相关系数; 长江中下游; 东亚环流; 西风带; 涝年; 反气旋式环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1989.03.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运用车贝雪夫多项式方法分析了东亚西风带(90—150°E,35—55°N)和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区(110—170°E,15—35°N)月平均500hPa高度场低阶车氏系数的若干特征,探讨了两区低阶车氏系数与长江中下游6、7月雨量之间的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下游地区的四季天气.[M].向元珍;包澄澜著;.气象出版社.1986,
[2]  
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M].章基嘉;葛玲 编著.气象出版社.1983,
[3]   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区域环流特征的客观分析 [J].
许金镜 .
气象, 1986, (11) :21-24
[4]   春季500毫巴西风指数循环及其与角动量输送和能量变化的关系 [J].
钱纫娴 ;
苏晓冰 ;
秦凯兵 ;
战福喜 .
气象学报, 1985, (03) :284-294
[5]   车贝雪夫系数与我国温度、降水关系的初步探讨 [J].
陈玉琼 ;
王才芳 .
气象学报, 1980, (03) :22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