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力量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和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

被引:19
作者
申广军 [1 ]
周广肃 [2 ]
贾珅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市场力量; 加成系数; 工业企业;
D O I
10.14116/j.nkes.2018.04.008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引起研究者和政策界的重视。现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但是关于企业的市场力量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尚未得到一致的意见。本文扩展了Kalecki(1954)的理论模型,提出企业市场力量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假说,因为企业通过市场力量获取的收益中,工人只能分成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和加成系数,并以此研究市场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力量越强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越低,并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变量、样本和模型设定都十分稳健。1988—2007年间,逐步增强的市场力量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10%;对于连续存在的企业,解释力度为30%。市场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口和内销企业、轻重工业和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6+157 +15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