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行车安全性虚拟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涛
魏朗
机构
[1] 长安大学交通部人-车-环境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道路安全评价; 虚拟仿真; 自行模式; 互动模式; 车速控制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92.84 [];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摘要
针对在道路建成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在介绍运行车速评价法、速度分布评价法、线形指数评价法和驾驶人工作负荷评价法等国外道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速度降低因子、横向力系数变化因子以及路段间的加速度值等5个评价因子在内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并确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方法的评价过程包括自行模式和互动模式。自行模式是在驾驶员模糊车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预测路段的运行车速,从而进行线形的安全评价;交互模式主要是在虚拟仿真的基础上对道路、隧道、桥梁的交通工程设施、照明等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在道路的设计阶段发现存在的行车安全性问题,通过修改设计或进行安全改善,提高道路的运营安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汽车驾驶员车速控制模式的模拟研究 [J].
魏朗 ;
陈涛 ;
高丽敏 ;
代素珍 .
汽车工程, 2005, (06) :696-701+695
[2]   关于一、三级公路安全性认知因素的试验建模研究 [J].
魏朗 ;
陈涛 ;
代素珍 ;
李春明 ;
周维新 .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02) :116-120
[3]   道路交通安全性评估模式的探讨 [J].
魏朗 ;
高丽敏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06) :93-95
[4]   车速在道路安全审计中的作用 [J].
杜博英 .
公路交通科技, 2004, (05) :125-127
[5]   论道路交通安全的宏观评价 [J].
刘运通 .
中国公路学报, 1995, (S1) :158-162
[6]  
人—车—路(环境)联合运行虚拟仿真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D]. 陈涛.长安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