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模型的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46
作者
:
李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李正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赞
机构
: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来源
:
财经理论与实践
|
2012年
/ 33卷
/ 04期
关键词
:
金融集聚;
信息不对称;
规模经济;
政府政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
利用联合面板数据模型,从金融集聚驱动机制角度出发,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和政府政策对金融集聚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信息自由流动和规模经济对金融集聚影响效应远高于政府政策效应,从而表明我国金融集聚程度提高转向依靠市场力量来驱动。其中,东部地区对信息不对称的依赖程度较大,中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来驱动,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落后,受信息不对称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实证
[J].
刘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刘洋
.
税务与经济,
2011,
(03)
:35
-41
[2]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
[J].
任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任英华
;
徐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徐玲
;
游万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游万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04
-115
[3]
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解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利军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2
-153
[4]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士远
.
世界经济,
2006,
(01)
:3
-11
[5]
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J].
吴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吴聪
;
王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王聪
.
南方金融,
2005,
(12)
:10
-13
[6]
论规模经济的本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国亮
.
生产力研究,
2005,
(09)
:10
-12+26
[7]
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
[J].
潘英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系上海
潘英丽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01)
:50
-57
[8]
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
[J].
贺灿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孟菲斯大学地理与规划系
贺灿飞
;
魏后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孟菲斯大学地理与规划系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9)
:38
-45
[9]
金融产业资本论[M]. 科学出版社 , 冉光和等, 2007
[10]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
1
2
→
共 12 条
[1]
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实证
[J].
刘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刘洋
.
税务与经济,
2011,
(03)
:35
-41
[2]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
[J].
任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任英华
;
徐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徐玲
;
游万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游万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04
-115
[3]
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解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利军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2
-153
[4]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士远
.
世界经济,
2006,
(01)
:3
-11
[5]
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J].
吴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吴聪
;
王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王聪
.
南方金融,
2005,
(12)
:10
-13
[6]
论规模经济的本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国亮
.
生产力研究,
2005,
(09)
:10
-12+26
[7]
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
[J].
潘英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系上海
潘英丽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01)
:50
-57
[8]
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
[J].
贺灿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孟菲斯大学地理与规划系
贺灿飞
;
魏后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孟菲斯大学地理与规划系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9)
:38
-45
[9]
金融产业资本论[M]. 科学出版社 , 冉光和等, 2007
[10]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