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从概念到属性的理论溯源

被引:3
作者
安珊珊
机构
[1] 辽宁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开放性; 匿名性; 去中心化; 协商性;
D O I
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12.06.02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传播媒介生态转型的背景下,公众舆论生成场所正在朝互联网转向。信息传播平台的更迭,对于公众舆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远不止于观点和意见汇集地点的变迁,以及展示方式的多渠道、多媒体化。籍由新的互动方式,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可以在线上各种事物中获得极具张力的表达,所有的网络现象都在展示、遵循并印证新媒体的运转逻辑。公众舆论相应地也获得了其新的属性特征,这是公众舆论概念进化为网络舆论概念的真正意义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网络舆论的演变机制
    金兼斌
    [J]. 传媒, 2008, (04) : 11 - 13
  • [2] 网络舆论调查的方法和策略
    金兼斌
    [J].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04) : 118 - 121+172
  • [3] 公众舆论、政治传播与互联网
    希瑟·萨维尼
    张文镝
    [J]. 国外理论动态, 2004, (09) : 39 - 43
  • [4] 互联网政治学[M]. 华夏出版社 , (英) 查德威克, 2010
  • [5] 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 人民出版社 , 王天意, 2008
  • [6] 议程设置[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麦库姆斯, 2008
  • [7] 认同的力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3
  • [8] 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陈卫星主编, 2001
  • [9] Reply distribution in online discussions:A comparative network analysis of political and health newsgroups[J] . ItaiHimelboim.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2008 (1)
  • [10] The bridging and bonding role of online communities
    Norris, P
    [J].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2002, 7 (03): : 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