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梯度发展”到“同步转型”——中西部实体经济发展的“柳州拐点”

被引:5
作者
陆军荣 [1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2]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关键词
中西部; 梯度发展; 柳州拐点; 实体经济;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4.08.01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011年以来,中西部经济发展出现显著回落拐点,传统的中西部梯度发展模式遇到瓶颈。本文从综合成本、城乡差距、生态约束、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等五个方面分析认为,此轮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回落并不只是宏观经济周期现象,其预示着中西部传统梯度发展道路的终结,中西部开发战略应进入与东部"同步转型"的发展新阶段。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中西部地区有能力与条件在产业升级、开放经济、发展方式、制度改革方面与东部保持同步,形成发展新动力。广西柳州在中西部城市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典型性,"柳州拐点"代表着中西部城市转型的普遍现象,其转型难题与转型经验具有共性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区域梯度发展模式下我国工业生态效率区域差异与对策 [J].
杨凯 ;
王要武 ;
薛维锐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12) :3095-3102
[2]   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J].
刘友金 ;
吕政 .
经济学动态, 2012, (11) :21-27
[3]   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 [J].
李娅 ;
伏润民 .
世界经济, 2010, 33 (08) :59-71
[4]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J].
冯根福 ;
刘志勇 ;
蒋文定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2) :1-10+124
[5]   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 [J].
吕冰洋 ;
余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60-72+205
[6]   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 [J].
陈秀山 ;
徐瑛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104-116
[7]   加工贸易战略转移是东西部协调发展的良策吗? [J].
霍伟东 ;
邓国营 .
生态经济, 2006, (03) :28-31
[8]   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 [J].
罗浩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4) :53-58
[9]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12
[10]   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 [J].
何钟秀 .
科研管理, 1983, (01)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