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

被引:45
作者
杨明桂 [1 ]
王光辉 [2 ]
徐梅桂 [3 ]
胡青华 [1 ]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3] 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探大队
关键词
江西及邻区; 滨太平洋构造; 陆内活化造山; 伸展成山成盆; 弱造山; 资源环境;
D O I
10.16788/j.hddz.32-1865/P.2016.01.002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研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研究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及其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认为:燕山运动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并相对强烈左行扭动,东亚陆区处于活化造山环境,形成的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滨西太平洋构造活动至今的主体构造。在华南,燕山运动启动于中侏罗世,呈偏心状核幔式扩展。由于岩石圈活化与物质大规模调整,发生了岩浆成矿大爆发,并导致地壳热胀蠕散,形成了复杂的复合动力机制。晚白垩世进入燕山期造山后与喜马拉雅期强烈的伸展成山成盆时期,至古近纪末转变为弱造山活动,地壳趋于相对稳定,构成优越生态地质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赣北:华南地质之窗 [J].
杨明桂 ;
吴富江 ;
宋志瑞 ;
吕少俊 .
地质学报, 2015, 89 (02) :222-233
[2]   华南陆缘晚中生代造山及其地质意义 [J].
崔建军 ;
张岳桥 ;
董树文 ;
江博明 ;
徐先兵 ;
马立成 ;
李建华 ;
苏金宝 ;
李勇 .
中国地质, 2013, (01) :86-105
[3]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华南裂谷系的格局及其演化 [J].
杨明桂 ;
祝平俊 ;
熊清华 ;
毛素斌 .
地质学报, 2012, 86 (09) :1367-1375
[4]   长乐-南澳断裂带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变质-变形关系 [J].
舒良树 ;
于津海 ;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368-378
[5]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王平安 ;
董法先 ;
刘建民 ;
陈柏林 ;
沈廷远 ;
朱永余 .
矿床地质, 1998, (01) :58-70
[6]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J].
黄汲清 ;
任纪舜 ;
姜春发 ;
张之孟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1977, (02) :117-135
[7]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8]   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之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英文) [J].
翁文灏 .
中国地质学会志, 1927, (01) :9-37
[9]  
全国成岩成矿年代谱系.[M].王登红; 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14,
[10]  
中国东南部及邻区中新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M].毛建仁;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