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西缘末次盛冰期以来古气候演化的有机碳同位素记录

被引:6
作者
杨桂芳
彭红霞
黄长生
黄俊华
胡超涌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上海,武汉,南昌,武汉,武汉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古气候演化; 末次盛冰期; 兰州红咀寺;
D O I
10.19603/j.cnki.1000-1190.2005.01.032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综合CaCO3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资料,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特征,对兰州红咀寺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气候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西缘,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波动反映C3/C4植物比例改变,指示温度变化.δ13Corg值偏正时,表明C4植物含量较大,反映温度较高.有机碳同位素和CaCO3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共同揭示了兰州地区末次盛冰期气候较全新世明显偏低,在11.5kaBP,13.9kaBP存在两次明显的降温;进入全新世以后,兰州气候开始逐渐变暖,但仍存在8.8kaBP、5.0kaBP和3.2kaBP的三次突然升温以及8.0kaBP、6.8kaBP和5.3kaBP的降温事件,说明了兰州地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末次盛冰期以来的C/C植物相对丰度的控制 [J].
顾兆炎 ;
刘强 ;
许冰 ;
韩家懋 ;
杨石岭 ;
丁仲礼 ;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2003, (13) :1458-1464
[2]   兰州气候代用指标的R/S分析及其意义 [J].
杨桂芳 ;
李长安 ;
殷鸿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94-396
[3]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 [J].
谢树成 ;
王志远 ;
王红梅 ;
陈发虎 ;
安成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28-35
[4]   海拔高度的变化对青藏高原表土δ13Corg的影响 [J].
吕厚远 ;
顾兆炎 ;
吴乃琴 ;
旺罗 ;
郭正堂 ;
吴海斌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99-406
[5]   东亚季风边缘区气候代用指标的分形比较及其意义 [J].
王乃昂 ;
赵晶 ;
高顺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4) :59-65
[6]   末次冰消期以来兰州地区冬季风变化研究 [J].
陈发虎 ;
吴海斌 ;
张家武 ;
江海斌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06-313
[7]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 [J].
吴敬禄,王苏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2) :103-109
[8]   全球变化与植被 [J].
林纬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6, (01) :110-112
[9]   黄土地层中的CaCO3与环境 [J].
赵景波 .
沉积学报, 1993, (01) :136-142
[10]   若尔盖高原泥炭δ13C的初步研究 [J].
王富葆 ;
阎革 ;
林本海 .
科学通报, 1993, (01)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