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22
作者
王永卿 [1 ]
王来峰 [2 ]
邓洪星 [3 ]
董凯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4] 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
绿色矿山; 影响因素; 绩效评价; 面板Logit模型; 倾向值匹配模型;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1 [];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3305 ;
摘要
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及建设效果分析对全面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5年湖北省596家矿山企业规模、资源占用、生产效率等特征,结合矿山对地区经济贡献及与主体功能区匹配情况,运用面板Logit模型探究了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PSM)分析了矿山规模、矿种、主体功能区等因素对绿色矿山建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按照其影响大小依次为:矿山规模>矿山经济价值>"三率"调查矿种>主体功能区类别>城镇化水平>矿山经济类型>年投资比重。"三率"调查工作、城镇化进程对绿色矿山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大中型矿山、重点生态保护区内矿山、国有和集体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落实更为积极,而企业投入不足是制约绿色矿山建设的因素之一。②绿色矿山建设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对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改善效果: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对废石和尾矿的治理效果短期内不显著。因此,矿山特征要素是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矿山规模与占用资源储量;矿山经济效益受矿山规模和矿产资源类型的影响,矿山环境治理投资力度受主体功能区职能和矿产资源类型影响。建议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应结合企业占用矿产资源储量,优化矿山规模结构,摸清矿产资源利用情况,重点改善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实现绿色矿山全面建设、传统矿业转型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513 / 15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及层次结构分解 [J].
胡乃娟 ;
孙晓玲 ;
许雅婷 ;
周子阳 ;
朱利群 .
资源科学, 2019, 41 (06) :1120-1130
[2]   土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基于PSM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司瑞石 ;
陆迁 ;
张强强 ;
梁虎 .
资源科学, 2018, 40 (09) :1762-1772
[3]   自然资源部发布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J].
王琼杰 .
资源导刊, 2018, (07) :37-37
[4]   外部性成本内部化视角下战略性矿产资源关税替代性政策研究——以稀土矿为例 [J].
宋益 ;
黄健柏 ;
钟美瑞 ;
张亿军 .
资源科学, 2018, 40 (03) :611-622
[5]   绿色矿山的多专家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以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矿山为例 [J].
许加强 ;
于光 ;
何大义 .
资源与产业, 2016, 18 (01) :61-68
[6]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实践、问题及对策 [J].
栗欣 .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5, (03) :1-5
[7]   新疆阿勒泰地区绿色矿山建设经验总结──绿色矿业系列研究之四 [J].
米玛顿珠 ;
夏佐铎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 28 (07) :29-31
[8]   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J].
林强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 28 (07) :14-17+35
[9]   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J].
刘丽萍 ;
侯华丽 ;
刘建芬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 28 (07) :18-21+25
[10]   绿色矿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色矿业系列研究之二 [J].
孙彦辉 ;
夏佐铎 ;
米玛顿珠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 28 (03)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