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沟流域立地类型组划分及土地利用现状研究

被引:1
作者
谢贤健
韦方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立地类型划分; 土地利用;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09.268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在蒋家沟流域内选择50个样地,对样地内地形地貌及土壤因子做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影响水热分配的海拔、坡向因子作为蒋家沟流域立地类型组划分的依据,共得到高山阳坡、高山阴坡、中山阳坡、中山阴坡、低山阳坡、低山阴坡6个立地类型组。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不同立地类型组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蒋家沟流域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流域面积百分比的大小依次为农耕地>草本>灌草>河滩地>滑坡>乔草>乔灌草>乔木。在低山阳坡立地类型组中,低覆盖率的灌草、草本植被覆盖类型占该立地类型组的很大部分,由乔木构成的植被覆盖类型仅占0.03%;在低山阴坡立地类型组中,以中、低覆盖率的灌草、草本植被覆盖类型为主,由乔木构成的植被覆盖类型为2.24%;在中山阳坡立地类型组中,低覆盖率的灌草、草本植被覆盖类型占该立地类型组的很大部分,有乔木构成的植被覆盖类型占13.66%;在中山阴坡立地类型组中,以中、高覆盖率的灌草、草本植被覆盖类型为主,由乔木构成的植被覆盖类型占21.93%;在高山阳坡立地类型组中,以低覆盖率的灌草和中、高覆盖率的草本植被覆盖类型为主,由乔木构成的植被覆盖类型占15.12%;在高山阴坡立地类型组中,以中、高覆盖率的灌草、草本植被覆盖类型为主,有乔木构成的植被覆盖类型占34.79%。实验结果对流域泥石流生物防治布局规划,减少泥石流灾害,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94 / 37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动态 [J].
严代碧 ;
岳永杰 ;
郑绍伟 ;
吴永波 ;
潘攀 ;
何飞 ;
刘兴良 ;
宿以明 ;
慕长龙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64-68
[2]   金沙江干热河谷立地类型的划分及其造林技术措施 [J].
田广红 ;
王仁师 ;
张尚云 .
云南林业科技, 2003, (03) :29-35
[3]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观测研究.[M].吴积善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