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

被引:42
作者
曹有挥
陈雯
吴威
曹卫东
梁双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划; 自然生态约束分区; 经济开发支撑分区; 安徽沿江地区;
D O I
10.14182/j.cnki.1001-2443.2007.03.03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区域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主体功能区划分是一项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划的创新性工作.本文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以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经济社会开发支撑和自然生态约束的趋同性动态聚类和互斥性矩阵分类相结合的梯阶推进的分区方法,初步划分出四类主体功能区:(1)优先开发区,包括合肥市区、芜湖市区、马鞍山市区、铜陵市区、安庆市区、巢湖市区、当涂县、繁昌县、和县、无为县和芜湖县;(2)鼓励开发区,包括滁州市区、池州市区、肥东县、怀宁县、铜陵县、肥西县、含山县、庐江县和天长市;(3)适度开发区,包括宣城市区、长丰县、广德县、来安县、朗溪县、南陵县、全椒县、望江县、枞阳县、东至县、宿松县和桐城市;(4)引导开发区,包括泾县、宁国市、潜山县、青阳县、绩溪县、旌德县、石台县、太湖县和岳西县.
引用
收藏
页码:383 / 3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J].
陈雯 ;
孙伟 ;
段学军 ;
陈江龙 .
地理学报, 2006, (08) :839-846
[2]   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J].
段学军 ;
陈雯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05) :540-545
[3]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
[4]   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刘国华 .
生态学报, 1999, (05) :3-5
[5]   人文地理学中区域分析的初步探讨 [J].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1984, (04) :397-408
[6]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 [J].
黄秉维 .
地理学报, 1958, (04) :348-365
[7]  
地理学思想史[M]. 商务印书馆[美]普雷斯顿·詹姆斯,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