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对DNA损伤的彗星实验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睿
鲁志松
乔琰
姚汉超
于非非
杨旭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甲醛; 遗传毒性; 颊黏膜细胞; 彗星实验; 断裂峰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3.2 [对生物的危害];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甲醛是一种遗传毒性物质。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实,甲醛可以引起DNA-DNA、DNA-蛋白质分子交联,但对于甲醛是否能够引起DNA 分子的断裂,学界却存在分歧。本实验以颊黏膜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彗星实验对甲醛的遗传毒性——尤其是DNA 分子断裂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甲醛在较低浓度(5μmol/L,7.5μmol/L,10μmol/L)时具有断裂作用,在较高浓度(15μmol/L,30μmol/L,50μmol/L)时则具有交联作用。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本文还首次论证了甲醛断裂作用的断裂峰值(7.5μmol/L)。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造板材释放的甲醛所致遗传毒性的研究 [J].
刘杰 ;
姚汉超 ;
陈茂林 ;
刘宏亮 ;
王光学 ;
严彦 ;
杨旭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679-682
[2]   甲醛和丝裂霉素C的DNA交联作用研究 [J].
张遵真 ;
衡正昌 .
癌变畸变.突变., 2001, (02) :74-77
[3]   典型醛类污染物单独及联合作用对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离体实验研究附视频 [J].
杨丹凤 ;
袭著革 ;
张华山 ;
李官贤 ;
梁增辉 .
卫生研究, 2000, (01) :30-32
[4]   甲基叔丁醚及其代谢产物对HL-60细胞的遗传毒性测定 [J].
唐国慧 ;
王俊南 ;
庄志雄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7, (06) :16-19
[5]   吸入甲醛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其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影响 [J].
崔香丽 ;
雷玲 ;
韩光 ;
李亚平 ;
刘原平 ;
王玉瑾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6, (03) :60-60
[6]  
分子毒理学基础[M].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夏世钧, 2001
[7]   Monitoring of buccal epithelial cells by alkaline comet assay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 in cytogenetic evaluation of chlorhexidine [J].
Eren K. ;
Özmeriç N. ;
Şardaş S. .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2002, 6 (3) :150-154
[8]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OF FORMALDEHYDE [J].
BOLT, HM .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1987, 113 (04) :3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