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琼盆地YA13-1气田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33
作者
陈红汉
付新明
杨甲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中国海洋石油勘探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源对比; 碳同位素; 气藏成因; 莺-琼盆地; 含油气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埋藏史、热史恢复,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判断出莺-琼盆地 YA13-1气田天然气的母质来自于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崖城-陵水组。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埋深在4450m以下的烃源岩,另一个是莺歌海盆地埋深在4700m以下的烃源岩。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确定出天然气以水溶相在5.8~2.0Ma和2.0Ma至现在期间发生两次高峰运聚。梅山组碳酸盐岩和钙质泥岩具7~10MPa的排替压力并发育有49~66MPa的异常超压,从而成为其有效盖层。陵水组储层因浅埋时间长,受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和有机酸对铝硅盐骨架颗粒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沉淀,在后来的深埋过程中仍然保持平均14,9%的孔隙率和213x10-3μm~2的渗透率,披覆背斜的YA13-1圈闭形成于10.5Ma,远远早于天然气的运聚时间。从而在生、运、聚、保和圈闭、储-盖层演化诸方面奠定了在YA13-1地区形成我国迄今最大气田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内涵与展望 [J].
孙永传,陈红汉 .
地学前缘, 1995, (03) :9-14
[2]   莺-琼盆地YA13-1气田热流体活动与有机/无机成岩响应 [J].
孙永传,陈红汉,李蕙生,陆永潮,张启明,张国华,朱河清 .
地球科学, 1995, (03) :276-282
[3]   应用δ13C瑞利分馏模型判断气藏运聚过程 [J].
陈红汉,孙永传,张启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29-33+98
[4]   莺-琼盆地的独特埋藏史 [J].
陈红汉 ;
孙永传 ;
叶加仁 ;
张启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5) :43-50
[5]  
煤成烃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傅家谟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