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及综合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18
作者
潘争伟 [1 ,2 ]
金菊良 [3 ]
吴开亚 [4 ]
丁琨 [5 ]
机构
[1] 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安徽新华学院安全与环境评价研究所
[3]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4]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
[5] 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环境系统脆弱性; 综合评价; 三角模糊联系数; 区间数;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目前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主要局限于水环境系统的单方面脆弱性研究,过于片面化,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旱涝灾害、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脆弱性。根据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是系统状态受到系统压力引起的敏感性以及系统状态对系统压力的适应性响应的观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式构建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中客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利用联系数描述上述不确定性过程中差异度系数在[-1,1]上取值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构造三角模糊数刻画差异度系数取值的不确定性,给出三角模糊联系数的基本形式,取置信水平得出置信区间联系数,采用期望-方差排序法对置信区间联系数进行决策分析,建立基于三角模糊联系数的系统综合决策模型。此模型用于安徽省水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等级介于[2.731 3.620]之间,脆弱性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降低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评价——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J].
李昌彦 ;
王慧敏 ;
佟金萍 ;
李荣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172-181
[2]   基于三角模糊数截集的联系数模型在城市涝灾影响等级评价中的应用 [J].
吴开亚 ;
金菊良 ;
潘争伟 .
水利学报, 2010, 41 (06) :711-719
[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J].
聂艳 ;
周勇 ;
雷文华 ;
黄建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96-400
[4]   SPA的同异反系统理论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应用 [J].
赵克勤 .
智能系统学报, 2007, (05) :20-35
[5]   基于熵权的改进DRASTIC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孟宪萌 ;
束龙仓 ;
卢耀如 .
水利学报, 2007, (01) :94-99
[6]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生态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J].
邓红霞 ;
李存军 ;
朱兵 ;
丁晶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6, (06) :35-38
[7]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权重灵敏度分析 [J].
吴超 ;
胡昆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4, (09) :1217-1218+1242
[8]   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和减灾对策研究 [J].
汪朝辉 ;
王克林 ;
熊鹰 ;
许联芳 ;
杨勋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6) :586-592
[9]   环境脆弱性研究述评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曹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91-94
[10]   中国西北水资源的脆弱性(英文) [J].
刘春蓁 .
冰川冻土, 2003, (03) :30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