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载畜量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84
作者
梁天刚 [1 ]
崔霞 [2 ]
冯琦胜 [1 ]
王莺 [1 ]
夏文韬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甘南牧区; 草地地上生物量; 载畜量; 遥感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是草地资源空间格局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草畜平衡综合分析的基础。利用2006-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调查资料和Terra/MODIS每日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模拟分析了甘南州及各县市草地资源在2001-2008年期间的各旬、月和年的生物量及理论载畜量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乘幂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的生物量鲜重,拟合模型平均估产精度为76.7%,可很好地模拟牧草生长状况较好时期(5-10月)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动态。甘南牧区草地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10月下旬期间,草地旬最大地上生物量数字图像可以较客观地反映草地植被生长发育的总体规律。但是,个别旬生物量受大范围长时间阴雨多云天气状况及放牧家畜数量有较大变动情况的严重影响。2001-2008年不同草地类型的月最大生物量动态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抛物线形式,全州平均最大生物量均出现在7月,但不同年份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月份有所变化,主要集中在7-8月。甘南州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年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全州8年平均总地上生物量为109.31亿kg。2005年全州草地植被年总生物量最高,达129.1亿kg,其次为2006,2007和2002年,分别为113.2,110.7和109.0亿kg。由于气候条件和不同县市草地面积及生长状况等存在较大差异,其理论载畜量也存在显著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锡林郭勒天然草原利用强度方法初探 [J].
刘爱军 ;
韩建国 .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2) :70-74
[3]   中国草原产草量遥感监测 [J].
徐斌 ;
杨秀春 ;
陶伟国 ;
覃志豪 ;
刘海启 ;
缪建明 .
生态学报, 2007, (02) :405-413
[4]   基于单时相MODIS数据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 [J].
姜立鹏 ;
覃志豪 ;
谢雯 .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1) :39-43
[5]   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与NDVI初步比较 [J].
王正兴 ;
刘闯 ;
陈文波 ;
林昕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05) :407-410+427
[6]   应用MODIS-NDVI对草原植被变化监测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J].
邢旗 ;
刘爱军 ;
刘永志 ;
高娃 .
草地学报, 2005, (S1) :15-19
[7]   基于MODIS数据不同荒漠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研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 [J].
卢丽萍 ;
赵成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3) :381-385
[8]   利用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反演草地地上生物量 [J].
王正兴 ;
刘闯 ;
赵冰茹 ;
刘爱军 .
兰州大学学报, 2005, (02) :10-16
[9]   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及气候因子相关起伏型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J].
毕晓丽 ;
王辉 ;
葛剑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84-288
[10]   环境恶化:甘南州如何拉生态建设一把 [J].
陈建华 .
发展, 2005, (02)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