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上的两权对抗及其消解——以国家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管制为视角

被引:21
作者
李志刚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调制权与自治权; 民间融资; 法律责任体系; 对抗消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经济调制权与市场自治权这对矛盾耦合体,是经济法制建构和运行的基础。两者之间既对抗博弈,又存在合作共生的空间。经济制度的设计扭曲和运行偏差,会导致两权对抗的激化,并扼杀社会经济的内在活力。以“孙大午”案和“铁本”案为代表的政府对民间融资行为的法律管制,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紧张:以行政监管为主辅以泛化而苛峻的刑罚的管制模式,留给民间自主融资的空间十分狭小;市场自发力量基于生存发展的本能只能选择迂回和规避的策略,最终会在监管风暴中触网。这种对抗反映了监管当局对风险的警惕和体制外力量的防范,深层逻辑则是融资机制的不匹配和风险疏导机制的缺失。调制权和自治权并非是直接的利益对立关系,存在协调与合作的空间,关键在于各自准确定位、划清边界,设置适当的隔离和缓冲机制,强化双向信息反馈和机能调整,同时注意制度创新,实现科学发展下的和谐共进。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自治如何形成——对证券交易所法律地位的历史比较 [J].
鲁篱 .
现代法学, 2004, (04) :128-133
[2]   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 [J].
张守文 .
中国法学, 2003, (04) :11-22
[3]   论金融监管权的边界 [J].
郑少华 .
法学, 2003, (07) :73-77
[4]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J].
张守文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83-90
[5]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经济研究, 2001, (01) :10-18+53
[6]  
温州民间融资及开放性资本市场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李元华著, 2002
[7]  
法哲学范畴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文显著, 2001
[8]  
政府责任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成栋著, 1999
[9]  
微观规制经济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日)植草益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