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与常见混伪品的rDNA-ITS序列分析及其分子鉴定

被引:35
作者
丁平
方琴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巴戟天; 混伪品;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5 [药材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比较巴戟天与常见混伪品之间的rDNA-ITS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巴戟天及混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方法对巴戟天及其常见混伪品的rDNA-ITS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运用CLUSTALX、MEGA软件对该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测定了巴戟天及其混伪品的rDNA-ITS区序列,包括ITS1、5.8S和ITS2全长序列以及18S、26S部分序列。巴戟天与假巴戟天、羊角藤在ITS1和ITS2区的差异性分别为2.9%5.8%和2.9%4.2%,而与虎刺在ITS1和ITS2区的差异性则为21.2%和18.9%。根据ITS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混伪品假巴戟天与羊角藤首先聚类,然后与巴戟天聚在一起,而虎刺则单独聚为一支。结论rDNA-ITS序列可作为巴戟天与混伪品的一种较好的分子指纹图谱的标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08 / 9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PLANT MOLECULAR BIOLOGY[P]. 英国专利:GB9306726D0,1993-05-26
[2]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natural medicine, Morindae Radix,the dried roots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Structures of morindolide and morofficinaloside. Yoshikawa M,Yamaguchi S,Nishisaka H,et al.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 1995
[3]  
Characters of nrDNA ITS region sequences of fruits of Alpinia galanga and their adulterants. Zao Z L,Zhou K Y,Dong H,et al. Planta Medica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