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

被引:66
作者
高丙中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合性的学术概念; 成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确立是新近发生的,它把原先分散的对象整合在一个范畴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概念的提出正在被证明是一种推陈出新,并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新领域。顺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国际社会正式确立下来的新形势,学术界首要的工作是用这个概念去整合原来分散的对象,以共同的对象为基础形成新的知识生产群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J].
白庚胜 .
中国民族, 2006, (05) :29-31
[2]   否弃集体作者观——民间文艺版权难题的终结 [J].
崔国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5) :69-80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 [J].
何星亮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31-36
[4]   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规定 [J].
宋才发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22-27
[5]   民间文学艺术立法的集体权利模式:一种新的探讨 [J].
梁志文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4) :72-78
[6]   人文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意义 [J].
费孝通 .
文艺研究, 2001, (02) :4-10
[7]  
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M]. 商务印书馆 , 周星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