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激活及厄贝沙坦干预研究

被引:32
作者
王海蓉
李建军
蒋锡嘉
许家俐
王晶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关键词
内皮; 核因子-κB; 血管紧张素Ⅱ; 厄贝沙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核因子 κB(NF κB)激活与其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6 (IL 6 )表达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AT1R)拮抗剂厄贝沙坦 (irbesartan ,Irb)干预后的变化 ,以探讨AngⅡ /NF κB在动脉粥样硬化 (AS)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和Irb可能的抗AS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HUVEC ,测定AngⅡ刺激下NF κB亚单位 p6 5的核易位阳性率、TNFα、IL 6的时间与浓度反应曲线 ;然后将分盘于 2 4孔板的细胞随机分为5组 (n =6 ) :正常培养对照组、AngⅡ刺激组 ,AngⅡ和 3种不同浓度的Irb共孵育组 ;采用细胞ELISA、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分别测定TNFα、IL 6的含量和NF κBp6 5的核易位阳性率。 结果 AngⅡ(1nmol/L~ 5 μmol/L)刺激HUVEC表达TNFα、IL 6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 ,其表达高峰分别为 12~2 4h、6~ 12h ,NF κBp6 5核易位阳性率亦呈时间浓度依赖性 ,高峰在 1~ 4h。厄贝沙坦 (0 0 1μmol/L、0 1μmol/L、1μmol/L)均能显著降低TNFα和IL 6表达与NF κBp6 5核易位阳性率。 结论 AngⅡ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刺激HUVECNF κB激活与TNFα、IL 6表达 ,厄贝沙坦抑制HUVECNF κB激活与TNFα、IL 6表达 ,提示AngⅡ /NF κB信号途径在促进A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血管内皮细胞与核因子-κB [J].
王海 .
微循环学杂志, 2001, (02)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