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加工的比较: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4
作者
李文辉 [1 ]
刘丽莎 [1 ]
吕博 [1 ]
李婵 [2 ]
蒋重清 [1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关键词
动态; 静态; 面部表情; 眼动;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14.05.025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采用眼动技术,比较动态和静态呈现面部表情即时加工特点。方法选取17名被试进行实验,采用2(呈现方式:动态、静态)×3(面部表情:高兴、中性、生气)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使用ASL504型眼动仪记录被试观看不同面部表情图片(每种条件各10张)的眼动情况,眼动分析指标包括总注视时间、注视百分比、注视点个数和凝视点个数。结果反应时出现了面部表情主效应(F(2,32)=5.27,P=0.011)。事后比较(LSD)显示,中性表情比高兴表情和生气表情反应时更长(P<0.05)。注视点个数出现了呈现方式主效应(F(1,16)=14.34,P=0.002),动态呈现方式的注视点比静态呈现方式更少。凝视点个数出现面部表情主效(F(2,32)=5.14,P=0.012)。事后比较显示,中性面部表情比高兴和生气面部表情的凝视点更多(P<0.05)。结论在同等时间内动态呈现面部表情的加工更有效率,进而证明了面部表情加工中的动态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00 / 7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限时加工的特点 [J].
李文辉 ;
蒋重清 ;
李婵 ;
刘颖 ;
张窦斐 ;
孙丹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27 (05) :389-395
[2]   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大学生加工情绪图片的眼动特征 [J].
高淑青 ;
隋雪 ;
张连成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 (09) :686-690
[3]  
积极情绪对视觉注意的调节及其机制[J]. 蒋军,陈雪飞,陈安涛.心理科学进展. 2011(05)
[4]  
创造能力不同学生的分类加工过程差异的眼动特点[J]. 沃建中,陈婉茹,刘扬,林崇德.心理学报. 2010(02)
[5]   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 [J].
隋雪 ;
任延涛 .
心理学报, 2007, (01) :64-70
[6]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perceiving and evaluating static and dynamic facial emotional expressions[J] . Guillermo Recio,Werner Sommer,Annekathrin Schacht.Brain Research . 2010
[7]  
Amygdala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forward versus backward dynamic facial expressions[J] . Wataru Sato,Takanori Kochiyama,Sakiko Yoshikawa.Brain Research . 2009
[8]   Are we sensitive to valence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ly negative stimuli?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 [J].
Yuan, Jiajin ;
Zhang, Qinglin ;
Chen, Antao ;
Li, Hong ;
Wang, Quanhong ;
Zhuang, Zhongchunxiao ;
Jia, Shiwei .
NEUROPSYCHOLOGIA, 2007, 45 (12) :2764-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