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DNA-RAPD技术分析籼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15
作者
江树业
方宣钧
陈启锋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3]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基因; cDNA-RAPD技术; 差异表达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混合采样法构建了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敏感期可育和不育幼穗代表群,并对其进行了c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采样法是可行的,可以避免常规采样引起的误差.在筛选的150个随机引物中,有83个随机引物扩增的条带完全相同,有34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型相同,但存在扩增量的差异,有33个随机引物可在可育和不育幼穗cDNA间扩增出有差异的cDNA条带,多态性比率为22%.研究还发现,除了不育基因差异表达外,水稻中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育相关基因,使差异cDNA片段复杂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521 / 25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Tagging and mapping the 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gene in rice ( Oryza sativa L.) with molecular markers[J] . B. Wang,W. W. Xu,J. Z. Wang,W. Wu,H. G. Zheng,Z. Y. Yang,J. D. Ray,H. T. Nguye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