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色岩性土的发生与分类

被引:10
作者
李仲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
关键词
母质; 岩石; 游离铁; 风化过程; 岩性土; 岩成土壤; 紫色土; 岩成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土壤、母质、岩石分析对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的物理风化,微弱的元素损失或富集,偏低的铁游离度、粘化系数,较高的粉粘比以及土体、母质、母岩间硅铝率相似性等,标志着紫色岩性土的发生过程。紫色岩性土的土类,应以土壤、岩石(或母质)的游离铁、粘粒硅铝率比值近于1划分;以风化度大小划分亚类;以母质的机械组成、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组合类型划分土属;以土层厚度、夹砾量、土壤侵蚀程度和水分状况差异划分土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四川盆地丘陵区侵蚀紫色土微形态特征及水土保持意义 [J].
何毓蓉 .
中国水土保持, 1985, (03) :4-8+64
[2]   昆明地区不同母质对红壤发育的影响 [J].
趙其国 .
土壤学报, 1964, (03) :25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