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9”石家庄西部大暴雨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国翠 [1 ]
孙云 [1 ]
李国平 [2 ]
张立霞 [1 ]
机构
[1] 石家庄市气象局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大暴雨; 雷达; GPS可降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雷达、自动站和GPS可降水量等高时空分辨率加密观测资料,对石家庄一次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下,弱切变线的西摆北伸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的触发机制和预报难点,切变线位置是造成石家庄西部大暴雨的主要环流背景;强降水出现前大气水汽含量快速积累,GPS可降水量突升且存在着两个峰值,其中最大值刚好对应降水开始时间,次大值提前于降水出现时间16 h。强降水回波由主体回波、阵风锋以及新生回波的合并发展加强,组合反射率因子(Combine Reflectivity,CR)、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VIL)和回波顶高(Echo Top,ET)峰值分别为61 dBz、55 kg·m-2和17 km。在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下,新生发展的回波、阵风锋、速度图上辐合、气旋或逆风区等都可以预示强对流天气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云系降水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华北地区典型个例分析 [J].
李国翠 ;
李国平 ;
连志鸾 ;
孙丽华 .
高原气象 , 2008, (05) :1066-1073
[2]   风暴相对螺旋度与强对流天气类型的关系分析 [J].
石燕茹 ;
寿绍文 ;
王丽荣 ;
杨荣珍 ;
赵严厂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1) :65-71
[3]   华北一次强对流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高万泉 ;
周伟灿 ;
李玉娥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1) :1-6
[4]   基于GPS-PWV的不同云系降水个例的综合分析 [J].
李国平 ;
陈娇娜 ;
郝丽萍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 36 (04) :384-388
[5]   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过程中暴雨的GPS可降水量特征 [J].
李国翠 ;
李国平 ;
陈小雷 ;
李宗涛 ;
孙云 .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4) :393-399
[6]   “96·8”河北特大暴雨成因初探 [J].
江吉喜 ;
项续康 .
气象, 1997, (07) :19-23
[7]   “9608”号台风登陆北上引发北方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J].
孙建华 ;
齐琳琳 ;
赵思雄 .
气象学报, 2006, (01) :57-71
[8]   用CINRAD-SA雷达产品识别冰雹、大风和强降水 [J].
李云川 ;
王福侠 ;
裴宇杰 ;
刘晓霞 .
气象, 2006, (10) :64-69+131
[9]   河北2007年7月18日局地暴雨成因分析 [J].
杨晓亮 ;
李江波 ;
杨敏 .
气象, 2008, (09) :47-56
[10]   对流参数气候特征在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J].
王立荣 ;
王丽荣 ;
匡顺四 ;
郭卫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5)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