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真实性问题的批判

被引:41
作者
杨振之 [1 ,2 ]
胡海霞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
[2]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真实性; 批判; 诗意地栖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自真实性引入旅游研究以来,学者们从多学科及多种意识形态来解释真实性,衍生了大量的真实性概念,但这些概念大多不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来探讨问题,致使真实性问题扑朔迷离。文章通过事实的、认识的、信念的三个层面来考察"真实性",从逻辑层面上理顺并构建了从客观性真实性、相对性真实性到绝对性真实性的"真实性"体系。事实上,只有在信仰的层面上,才会有绝对的真实性,对客观性真实性和相对性真实性的讨论,在本质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旅游者通过体验,在旅游地完成了"诗意地栖居",仅此而言,旅游对于人类生活,功莫大焉。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J].
杨振之 ;
邹积艺 .
旅游学刊, 2006, (05) :75-79
[2]   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 [J].
杨振之 .
民族研究 , 2006, (02) :39-46+108
[3]  
演讲与论文集[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 2005
[4]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 Dean MacCannel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