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刚柔——触觉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贡华南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
关键词
刚; 柔; 触觉;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12.01.020
中图分类号
B22 [先秦哲学(~前22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刚柔之辩"是先秦思想世界重要的论题之一。《老子》崇柔抑刚,将柔理解、规定为生之本。《易传》崇刚抑柔,将刚作为生化之源。尽管对"柔"与"刚"与"生"的关系有争论,但无可争辩的是:刚与柔这对范畴已经把我们带进了"生生"之域。刚柔皆不是物体纯粹客观的性质,而是物与身体相遇而生的触觉性质。强调人、物的刚柔特性显然表现出更多对万物的身体交往的兴趣。较之一味沉潜于内在世界的心性之学,刚柔所展示出身心一体的触觉交往观念无疑更加健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周敦颐集.[M].(宋) 周敦颐著.中华书局.2009,
  • [2] 周易尚氏学.[M].尚秉和著;周易工作室点校;.九州出版社.2005,
  • [3] 周易集注.[M].(明)来知德撰;张万彬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
  • [4] 周易浅述.[M].(清)陈梦雷撰;周易工作室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
  • [5] 周易正义.[M].(魏)王弼;(晋)韩康伯注;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
  • [6] 周敦颐集.[M].(宋)周敦颐著;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0,
  • [7] 论道.[M].金岳霖 著.商务印书馆.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