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赵媛媛 [1 ,2 ]
何春阳 [1 ,2 ]
姚辉 [3 ]
黄庆旭 [1 ]
杨洋 [1 ,2 ]
机构
[1]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山东菏泽市建设局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干旱; 生产力; 模型; 地表湿润指数; 北京; Mann-Kendall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客观评估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有利于耕地保护中的科学决策。该文评价了干旱过程对北京耕地自然生产功能的影响。首先利用地表湿润指数来表征地表干湿程度,经Mann-Kendall方法检验出1951-2006年北京典型的干旱过程;其次利用气象数据和桑斯维特纪念模型计算了干旱过程起始和中止年份的自然生产潜力;最后分析了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951-2006年,北京总体呈变干趋势,1979-1984年和1998-2006年干旱过程比较明显;1979、1984、1998和2006年北京平均自然生产潜力分别约为1043、912、1085和872g/(m2.a),其中通州区的单位自然生产潜力最大,延庆最小;干旱过程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影响较大,自然生产潜力总量减少量在1979-1984年超过了10%,到1998-2006年即将达到20%。因此,在耕地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耕地的数量和分布,还要考虑气候波动尤其是干旱过程对耕地生产功能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华北平原玉米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分析 [J].
戴明宏 ;
陶洪斌 ;
廖树华 ;
王利纳 ;
王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30-36
[2]   从南方冰雪灾害成因看巨灾防范对策 [J].
史培军 .
中国减灾, 2008, (02) :12-15
[3]   1951-2006年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 [J].
马柱国 ;
任小波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195-201
[4]   北京城市居民需要导向下的耕地功能保护 [J].
赵华甫 ;
张凤荣 ;
许月卿 ;
安萍莉 ;
管玉婷 .
资源科学, 2007, (01) :56-62
[5]  
Some evidence of drying trend over northern China from 1951 to 2004[J]. MA Zhuguo1,2 & FU Congbin1,2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limate-Environment for Temperate East Asi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2. START Regional Center for Temperate East Asia,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23)
[6]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秦静 ;
张琳 ;
宫攀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85-92
[7]   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 [J].
蔡运龙 ;
霍雅勤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84-1092
[8]   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以地球系统科学观回答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问题 [J].
符淙斌 ;
延晓冬 ;
郭维栋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0) :1216-1223
[9]   基于GIS的漳州市土地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J].
吴志杰 .
龙岩学院学报, 2006, (03) :71-73+77
[10]   北京地区1km2网格植物气候生产力的估算 [J].
田志会 ;
郭文利 ;
赵新平 ;
王志华 ;
郑大玮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02)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