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秦岭山系大熊猫生境评价

被引:22
作者
徐卫华 [1 ]
欧阳志云 [1 ]
李宇 [2 ]
刘建国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
[3]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 Wildlife,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East Lansing,MI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境评价; 大熊猫; eCognition; 面向对象; 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熊猫生境状况关系到大熊猫的长期生存与繁衍,从大尺度来评价大熊猫生境状况有利于生境的保护与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从而有利于大熊猫的保护。在大熊猫生物学与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广泛的野外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遥感(RS)技术支持下,利用大熊猫生境结构理论模型,选取海拔、坡度、植被类型、竹子分布等评价因子,系统地研究了秦岭山系大熊猫生境的分布、生境质量与空间格局、以及生境保护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生境保护对策。研究表明:①秦岭山系的大熊猫生境面积约为44万hm2,80%的生境分布于海拔1 500~2 400 m之间;②由于交通、河流以及沿途的开发建设,整个生境被分为大小不等的若干部分;③当前的大熊猫保护区与拟建的保护区及走廊带之间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保护区体系,保护了70%以上的大熊猫生境。研究结果能为该山系的大熊猫生境保护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秦岭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J].
刘康 ;
马乃喜 ;
胥艳玲 ;
孙根年 .
生态学杂志, 2004, (03) :157-160
[2]   面向对象的地物分类法分析与评价 [J].
杜凤兰 ;
田庆久 ;
夏学齐 ;
惠凤鸣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4, (01) :20-23+77
[3]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评价 [J].
欧阳志云 ;
刘建国 ;
肖寒 ;
谭迎春 ;
张和民 .
生态学报, 2001, (11) :1869-1874
[4]  
胡锦矗著.大熊猫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