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保存下限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被引:27
作者
卢双舫
薛海涛
钟宁宁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2] 石油大学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 石油保存下限; 镜质体反射率; 地热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国内外业已报道的有机质成油和油裂解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计算了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在地史条件下的净成油剖面 (有机质成油—油成气耗油 ) ,由此评价了液态油保存的深度下限 ;结合镜质体成烃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所计算的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的关系 ,评价了不同地热梯度条件下液态油保存的理论上的成熟度 (Ro 值 )下限。图 2表 1参 2 2 (卢双舫摘 )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成藏流体历史分析——以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为例 [J].
钟宁宁 ;
张枝焕 ;
孙晓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13-16
[2]   超压异常对东濮凹陷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苏玉山 ;
王生朗 ;
张联盟 ;
王德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49-52+57
[3]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J].
查明 ;
曲江秀 ;
张卫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9-23
[4]   歧北地区下第三系深层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李军 ;
袁淑琴 ;
武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22-24+14
[5]   沥青质催化降解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J].
李术元 ;
郭绍辉 ;
沈润梅 .
沉积学报, 2001, (01) :136-140
[6]   试析歧北凹陷异常压力在深层油气藏成藏过程中的控制作用 [J].
张立新 ;
李军 ;
刘淑芝 ;
张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19-21+20
[7]   热压模拟实验的动力学研究及意义 [J].
夏新宇 ;
张文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22-26+20
[8]   塔里木盆地熟化有机质成烃动力学模型原始参数的恢复及意义 [J].
卢双舫 ;
付晓泰 ;
李启明 ;
刘晓艳 ;
冯亚丽 .
地质论评, 2000, (05) :556-560
[9]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J].
卢双舫 ;
付晓泰 ;
陈昕 ;
曲佳燕 ;
薛尚义 .
地质学报, 1997, (04) :367-373
[10]   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J].
卢双舫 ;
陈昕 ;
付晓泰 .
沉积学报, 1997, (02) :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