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怒江流域中段植被动态变化预测

被引:11
作者
李晖 [1 ,2 ]
白杨 [3 ]
杨树华 [2 ,4 ]
朱雪 [1 ]
赵凯 [1 ]
机构
[1]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2]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植被景观; 景观动态; 马尔柯夫模型; 怒江流域中段;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015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GIS、RS和GPS技术,采用1994和2004年2个时期的TM影像建立了植被分类系统,分析了2个时期的植被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对未来该区域植被景观的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怒江流域中段植被景观以灌草丛为基质,其他景观类型镶嵌于其中。1994—2004年,各种植被景观类型之间发生转移最多的是在灌草丛、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变化最大的是海拔较低的灌草丛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等;海拔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等的变化均不明显。结果预示,未来10年,人为干扰对整个流域植被演替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强,灌草丛、寒温性针叶林等面积不断增加,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面积不断减少,景观整体趋于破碎化,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严重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东北区沼泽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 [J].
严登华 ;
王浩 ;
何岩 ;
张学霞 ;
鲁帆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249-254
[2]   基于GIS的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J].
王永军 ;
李团胜 .
生态学杂志, 2006, (08) :895-899
[3]   高山峡谷区域景观生态规划模式研究方法 [J].
李晖 ;
李志英 ;
白杨 ;
杨树华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1) :127-131
[4]   1988—2001年重庆市主城区植被的时空变化 [J].
韩贵锋 ;
徐建华 ;
袁兴中 ;
王志海 .
生态学杂志, 2007, (09) :1412-1417
[5]  
Simulating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land use in a mire landscape using a Markov model[J] . Kiira Aaviksoo. &nbsp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1995 (1-3)
[6]  
Markov chain models for vegetation dynamics[J] . Heiko Balzter. &nbsp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0 (2)
[7]   马尔柯夫模型在四湖地区湿地景观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学雷 ;
吴宜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288-291
[8]   马尔柯夫法在耕地质量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J].
何鑫 ;
李琼芳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01) :9-10
[9]   基于马尔柯夫过程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J].
刘琼 ;
欧名豪 ;
彭晓英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07-112
[10]   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J].
除多 ;
张镱锂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5, (06) :86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