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胃痛灵保护胃粘膜作用及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
鄢顺琴,凤良元,苏英豪,陈向涛,许家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
鄢顺琴,凤良元,苏英豪,陈向涛,许家林
机构
:
[1]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
来源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5年
/ 10期
关键词
:
胃痛灵,胃溃疡,胃粘膜,再生粘膜;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5.6 [中药临床药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采用无水乙醇、0.6NHCl、0.6NNaOH等诱发大鼠急性胃溃疡,并用冰醋酸引发慢性溃疡模型,观察中药胃痛灵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用粘液组织化学染色、AgNOR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进行定量观察,用胃痛灵治疗后和自然愈合的溃疡粘膜作比较。结果显示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可能是胃溃疡复发的形态学基础,并可能与癌变有关;胃痛灵不仅能促进溃疡愈合,而且能提高胃溃疡的愈合质量,有助于防止胃溃疡的复发与癌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12 / 6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核仁组成区测定对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上的意义
余景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病理科
余景瑞
孙幼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病理科
孙幼芳
[J].
癌症,
1993,
(01)
: 30
-
32
[2]
一贯煎对四种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
陈永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陈永祥
张洪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洪礼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不详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0,
(04)
: 1
-
3
[3]
枳实消痞丸对小鼠胃排空、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余林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余林中
巴坤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巴坤杰
凤良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凤良元
徐宝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徐宝圻
[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
(01)
: 50
-
53
[4]
胃粘膜癌前病变研究进展.[J].刘为纹;.中华消化杂志.1992, 01
[5]
胃粘膜保护剂的研究与应用.[M].凤良元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6]
胃病理及胃粘膜活检.[M].张荫昌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
胃肠病学.[M].郑芝田 主编;王志钧等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
1
→
共 7 条
[1]
核仁组成区测定对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上的意义
余景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病理科
余景瑞
孙幼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病理科
孙幼芳
[J].
癌症,
1993,
(01)
: 30
-
32
[2]
一贯煎对四种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
陈永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陈永祥
张洪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洪礼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不详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0,
(04)
: 1
-
3
[3]
枳实消痞丸对小鼠胃排空、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余林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余林中
巴坤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巴坤杰
凤良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凤良元
徐宝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徐宝圻
[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
(01)
: 50
-
53
[4]
胃粘膜癌前病变研究进展.[J].刘为纹;.中华消化杂志.1992, 01
[5]
胃粘膜保护剂的研究与应用.[M].凤良元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6]
胃病理及胃粘膜活检.[M].张荫昌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
胃肠病学.[M].郑芝田 主编;王志钧等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