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马克思的“农业公社”问题——与宋培军、张秋霞两位先生商榷

被引:1
作者
沈斌
机构
[1]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农业公社; 农村公社; 亚细亚公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农业公社"是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本文在综合考察法文手稿及相关原文资料后进一步确认:"农业公社"是马克思在"农村公社"这一当时学界习用语基础上的术语创新,两者不可混同;由于有关日耳曼"农业公社"的研究意味着马克思在欧洲农村公社发展谱系的认识上已开始摆脱"亚细亚的"历史观,因此绝不可把"农业公社"与所谓的"亚细亚公社"等同起来。尽管如此,因为"农业公社"概念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历史上都可能与俄国公社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马克思最终放弃了对"农业公社"概念的继续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158 +1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主辅线范式”:理解马克思生产方式序列的另一种思路 [J].
宋培军 ;
张秋霞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3 (02) :11-22
[2]   “卡夫丁峡谷”理论,还是“农业公社”理论——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理论创作的文本探源 [J].
沈斌 .
理论月刊 , 2015, (07) :17-21
[3]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中的农业公社问题 [J].
沈斌 .
史学理论研究, 2011, (03) :27-35+158
[4]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罗爱林, 2007
[5]  
回忆马克思[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200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1
[8]  
天人之际[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魏光奇著, 2000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1998
[10]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等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