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成本分担还是利益反哺?

被引:12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朱广华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成本分担; 土地收益; 主动市民化; 被动市民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城市偏向惯性思维影响下,巨额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成为政府的负担。但结合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和利益分配问题,强化农用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公共利益"的属性,由此有必要区分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两种情形思考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在主动市民化情形下,应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辅、农民参与的多主体成本分担机制;但在被动市民化情形下,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是土地增值最大的受益者,且获利水平远高于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而农民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剥夺。因此,被动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获利后对失地农民的反哺。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效益分析 [J].
胡桂兰 ;
邓朝晖 ;
蒋雪清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5) :83-87
[2]   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思考 [J].
高拓 ;
王玲杰 .
中州学刊, 2013, (05) :45-48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被动市民化的历史演变 [J].
刘天旭 ;
郑恺 .
农村经济, 2012, (12) :113-116
[6]   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发展大国的视角与政策选择 [J].
张国胜 .
中国软科学, 2009, (04) :56-69+79
[7]   拉文斯坦移民法则与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 [J].
方少勇 .
当代经济, 2009, (03) :44-46
[8]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 [J].
章光日 ;
顾朝林 .
城市规划, 2006, (05) :48-54
[9]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欧阳力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10]  
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刘守,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