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以四川北川桂溪剖面为例

被引:9
作者
陈留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龙门山地区; 泥盆纪; 桂溪剖面;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4 [泥盆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基本上拼接联合为统一的华南板块,由于古特提斯洋北支向东扩张,泥盆纪时龙门山地区形成华南板块西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在这个比较稳定的构造背景下,以桂溪剖面为代表的稳定类型泥盆系大致可以划分为18个三级沉积层序(DS1-DS18),进一步可以归并为2个二级构造层序,对应于两次海侵高潮。层序地层划分表明龙门山地区在泥盆纪经历了一个从海侵作用初期的海侵碎屑岩沉积(DS1-DS9)到高水位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DS10-DS12),再到海退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DS13-DS18)的有规律的沉积演变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序列。这种沉积演变规律及海平面变化与隔陆相望的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具有相似性。但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系比滇黔桂地区发育齐全,厚度更大,所以后者的泥盆系只能划分出13个三级层序。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岩石地层的相分析方法与原理.[M].梅冥相;高金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5,
[2]  
华南泥盆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M].吴诒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  
四川省岩石地层.[M].辜学达;刘啸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4]  
中国南方泥盆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曾允孚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5]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J].
梅冥相 ;
曾萍 ;
初汉明 ;
刘智荣 ;
李东海 ;
孟庆芬 ;
易定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4) :546-554
[6]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J].
张国伟 ;
郭安林 ;
姚安平 .
地学前缘, 2004, (03) :23-32
[7]   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高金汉 ;
孟庆芬 ;
易定红 ;
李东海 .
现代地质, 2002, (04) :365-373
[8]   龙门山泥盆纪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的全球对比及海相地层的定年 [J].
黄思静 ;
石和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9) :51-57
[9]   扬子地台西北缘泥盆纪层序地层研究 [J].
董瀚 ;
张海峰 ;
李鸿睿 .
西北地质, 2001, (04) :61-66
[10]   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之交事件沉积和海平面变化 [J].
龚一鸣 ;
李保华 .
地球科学, 2001, (03) :25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