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石雕科学保护的技术限制

被引:3
作者
黄继忠 [1 ,2 ]
姜建利 [3 ]
戴仕炳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山西省文物局
[3]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
[4] 同济大学
关键词
云冈石窟; 杂砂岩; 石雕; 雕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9.22 [云岗石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独特的雕刻技术而举世闻名(图一)。对其保护一直倍受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多方的关注[1]。云冈石窟中众多的塔院式石窟(如第6窟的塔柱,第39号窟等)是研究北魏时期中国建筑的重要史料之一[2]。从1950年以来,在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单位的组织下,不仅对石窟危岩体进行了加固,还开展了众多的保护研究工作[3][4][5]。但是由于云冈石窟石雕的科学保护涉及到地质、工程、水文、材料、建筑化学、建筑物理学等十分错综复杂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