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最新进展

被引:18
作者
叶欣 [1 ]
陈纯芳 [1 ]
姜文利 [2 ]
邓虎成 [3 ]
许春花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3]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低煤阶; 煤层气; 地质特征; 开发技术;
D O I
10.13199/j.cst.2009.08.116.yex.022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更好地加快我国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在借鉴国外成熟低煤阶开发技术基础上,总结了适合我国低煤阶地质特征的相应技术。目前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已经从试验阶段进入了小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但大部分勘探开发工作都集中在沁水盆地高煤阶地区,低煤阶地区的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低煤阶地区煤层厚度大、渗透性好、资源量大以及常规油气与煤层气共生的特点,加之国外低煤阶盆地成功的商业开发,使其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是我国煤层气下一步勘探开发重点。当前形成适应我国低煤阶储层的技术体系成为我国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潜力与政策分析 [J].
郭利君 .
中国矿业, 2005, (10) :1-4
[2]   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前景 [J].
陈金刚 ;
秦勇 ;
桑树勋 ;
傅雪海 ;
朱炎铭 ;
杨永国 ;
琚宜文 .
天然气工业, 2003, (02) :127-129
[3]   我国煤层气开发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及对策 [J].
张新民 ;
解光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2) :19-22
[4]   影响煤层气可采性的主要地质参数 [J].
樊明珠,王树华 .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53-57+100
[5]  
中国煤层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张建博等主编, 2000
[6]  
中国煤层气资源[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叶建平等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