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被引:33
作者
胡登峰 [1 ,2 ]
王丽萍 [1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
[2] 清华大学中大博士后工作站
关键词
产业创新体系;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回顾美国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过程和评述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应该包含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创新环境及服务体系四个部分,并认为这四个部分作为一个体系结构,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同时认为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及完备程度将直接决定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企业技术创新度 [J].
胡登峰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11) :37-41
[2]   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共享的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 [J].
章国政 ;
吕永波 ;
崔现华 ;
任远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4) :57-60
[3]   汽车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以重庆为例 [J].
徐小钦 ;
谭利华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7
[4]   产业创新系统生成机理与结构模型 [J].
李春艳 ;
刘力臻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1) :50-55
[5]   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J].
张治河 ;
胡树华 ;
金鑫 ;
谢忠泉 .
科研管理, 2006, (02) :36-39
[6]   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J].
刘世锦 ;
冯飞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6) :5-12
[7]  
企业网络.[M].( ) 格兰多里;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要素的国际流动.[M].(以)阿萨夫·拉辛(AssafRazin);(以)埃夫拉伊姆·沙卡(EfraimSadka)著;康以同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9]  
经济发展理论.[M].熊彼特.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