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不同注入方式对比评价

被引:18
作者
李宜强 [1 ]
梁双庆 [2 ]
林丽华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2] 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注入方式; 高质量浓度聚合物; 油墙; 组合段塞; 阶梯式段塞;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6.010
中图分类号
TE357.43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对油田实际的注水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油田进入高含水期以后,厚油层内90%以上的注入水进入层内高渗透及强水洗段,致使厚油层内存在严重的无效注采循环。因此,为了解决纵向非均质层内开发矛盾,改变无效注采循环现状,提高开发效益,进行了室内物理驱油实验,对强水洗油层转注高相对分子量聚合物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流度控制条件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综合对比采收率提高幅度和注入压力,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由高到低的三阶梯式段塞驱油效果最好,能够在水驱基础上将采收率提高27.97%。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64+114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聚合物驱窜聚影响因素及防窜对策 [J].
蔡文斌 ;
李兆敏 ;
胥元刚 ;
张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74-76+116
[2]   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J].
陈明贵 ;
叶仲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5) :60-62+114
[3]   聚合物前缘突破时间预测 [J].
张俊法 ;
王友启 ;
汤达祯 ;
赵宪伟 ;
张红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6) :66-67+70+115
[4]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渗流特性 [J].
叶仲斌 ;
李晓南 ;
施雷庭 ;
陈洪 ;
张卓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63-65+115
[5]   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形成油墙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J].
王锦梅 ;
陈国 ;
历烨 ;
马沫然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6) :64-66
[6]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及其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 [J].
张宏方 ;
王德民 ;
王立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4) :57-60+85
[7]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机理研究 [J].
夏惠芬 ;
王德民 ;
刘中春 ;
杨清彦 .
石油学报, 2001, (04) :60-65+4
[8]   聚合物驱能否提高驱油效率的几点认识 [J].
赵永胜 ;
魏国章 ;
陆会民 ;
钟玲 .
石油学报, 2001, (03) :43-46+5
[9]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J].
吴文祥 ;
饶永久 ;
侯吉瑞 ;
韩成林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4) :18-20+93
[10]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能够提高岩心的微观驱油效率 [J].
王德民 ;
程杰成 ;
杨清彦 .
石油学报, 2000, (05) :4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