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莫霍面形态与大型矿床空间关系探讨

被引:8
作者
曹显光
王兴彬
机构
[1]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云南昆明
[2]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物探队!云南呈贡
关键词
莫霍面形态; 大型矿床; 预测区带;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 32个大型金属矿床为例 ,探讨其与莫霍面形态、空间关系及其相关的问题。应用的莫霍面图可靠程度较高 ;莫霍面形态复杂。地幔坳陷分坳陷带和坳陷区两大类 ,大小不一 ;统计显示 ,大型矿床平均分布于规模较大的幔坳中心两侧 2 2km范围内。其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界面金属原子的能量比内部要大得多 ,它的活动性增强 ,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 ;二是边缘成矿效应 ;三是坳陷两侧往往被超壳断裂切穿 ,成为矿液上升的通道和赋矿场所。提出云县—勐海、兰坪东支杆—三山及宾川小龙潭三个预测区。认为思茅以东、丽江以北及昆明—石屏等幔坳带两侧 ,均是寻找大型矿床的有利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边缘成矿与成矿边缘效应 [J].
孙启祯 .
地学前缘, 1994, (04) :176-183
[2]   深部地质研究的重大进展 [J].
白星碧 .
中国地质, 1994, (05) :22-24
[3]   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J].
吴蓉元 ;
吕建军 .
物探与化探, 1989, (01) :7-14
[4]   深化解释提高区域重力调查的地质效果 [J].
孙文珂 .
物探与化探, 1989, (01) :1-6
[5]  
重力勘探[M]. 地质出版社 , 长春地质学院重力教研室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