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山典型草原火烧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被引:26
作者
李媛 [1 ]
程积民 [1 ,2 ]
魏琳 [3 ]
陈芙蓉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火烧; 火烧后年限; 土壤特性; 本氏针茅群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云雾山典型草原处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也是草原火灾多发区,试验比较了未烧地与新烧地、火烧后3 a和火烧后11 a土壤有机碳(SO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的变化过程。测量的土壤深度为50 cm,每10 cm一层,比较了4个样地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新烧地土壤剖面各层SO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都显著高于未烧地。(2)火烧后3 a样地土壤剖面各层SO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与未烧地差异不显著。(3)火烧后11 a样地土壤剖面各层全N含量都显著高于未烧地,SOC、全P和速效K含量除了0—10 cm层与未烧地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土层均显著增加。(4)4个样地的土壤剖面各层从上到下SOC、土壤全N、全P和速效K含量呈递减趋势。(5)3个火烧样地土壤表层(0—10 cm)的pH值和未烧地差异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131 / 21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