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

被引:123
作者
张江雪 [1 ]
蔡宁 [1 ]
杨陈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工业绿色增长指数; SBM-DDF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05 ; 0202 ;
摘要
为衡量工业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本文构建了"工业绿色增长指数",并运用基于松弛测度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对2007-2011年中国30省(区、市)进行测算,根据得分将其分成高绿化度地区、中绿化度地区和低绿化度地区;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行政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这三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指数的影响,同时考察技术创新、工业结构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作用程度。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增长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行政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作用显著,市场型环境规制在高、中绿化度地区起主要作用,而低绿化度地区以行政型环境规制为主;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作用有限;技术创新和工业结构也是影响工业绿色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工业绿色发展,中西部地区要树立绿色、低碳的理念对东部地区所转移的产业进行选择;高绿化度地区需在提高排污费标准的同时,逐步采用排污权交易等方式加大对环境污染总量的控制力度;低绿化度地区可在实行低标准排污费政策的同时,逐步实现从行政型向市场型环境规制的转变;逐步发挥并扩大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注重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技术吸收和应用推广,降低高载能行业的比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省际工业绿色发展评估 [J].
苏利阳 ;
郑红霞 ;
王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8) :116-122
[2]   中国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经验分析 [J].
杨文举 ;
龙睿赟 .
上海经济研究, 2012, 24 (07) :3-13+21
[3]   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J].
李玲 ;
陶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5) :70-82
[4]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J].
庞瑞芝 ;
李鹏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36-47+59
[5]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污染的区域差异——基于东、中、西部Panel Data的经验研究 [J].
王询 ;
张为杰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11) :23-30
[6]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J].
张成 ;
陆旸 ;
郭路 ;
于同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113-124
[7]   环境规制的界定、分类与演进研究 [J].
赵玉民 ;
朱方明 ;
贺立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6) :85-90
[8]   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J].
黄德春 ;
刘志彪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3) :100-106
[9]  
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张庆丰, 2012
[10]  
A directional slacks-based measure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J] . Hirofumi Fukuyama,William L. Weber.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 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