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电绩效标准的电站锅炉综合效率指标探讨

被引:4
作者
常太华
刘焕章
刘吉臻
田亮
杨光军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电站自动化研究中心
[2]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电站自动化研究中心 北京市昌平区
关键词
综合效率; 排放绩效; 燃料总量; 低位发热量;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标幺化;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6.24.014
中图分类号
TK227.1 [燃烧与调整];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问题的倍受关注以及整个电力系统对稳定安全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电站锅炉的行为将从经济性、环保性和稳定性3个方面来考察。该文介绍了一种综合了经济性和环保性,并可以进而控制锅炉的风、煤优化配比以实现燃烧稳定性的电站锅炉综合效率指标。文中利用采集于600MW机组的SIS(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informationsystemofplant)历史数据对该指标进行了标幺化和标定,使效率指标在0100%,具有合理的灵敏度。最后利用该指标分析了处于高、低负荷下的燃烧过程,并得出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电站锅炉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软测量实时监测技术 [J].
刘福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06) :142-148
[2]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火电厂大气污染控制 [J].
段宁 ;
柴发合 ;
陈义珍 ;
薛志钢 ;
李今丹 .
中国能源, 2004, (12) :20-24
[3]   200MW旋流燃烧方式煤粉炉炉内燃烧试验和数值研究 [J].
张颉 ;
孙锐 ;
吴少华 ;
陈炳华 ;
李争起 ;
秦裕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8) :216-221
[4]   基于烟气成分分析的电站锅炉入炉煤质监测模型 [J].
刘福国 ;
郝卫东 ;
韩小岗 ;
郭玉泉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2, (05) :441-445
[5]   输入/损失技术 [J].
弗雷德·兰 .
动力工程, 2000, (05) :847-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