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1953年司法改革演变及若干反思——以“新法学研究院”对旧法人员的改造和1952年司法改革为例

被引:9
作者
张小军
机构
[1]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司法改造; 司法改革; 合理性; 负面影响;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0.12.002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旧司法人员的改造经历了1949年至1952年的"逐步提高"到1952年至1953年司法改革的"组织手段与思想改造"相结合两个阶段。1949年至1952年的司法改造以新法学研究院为代表,新法学研究院对旧法人员的改造主要采用思想教育的方法;声势浩大的1952年至1953年"司法改革"则不但改造旧法人员的思想与作风,而且在组织上要求司法机构的纯洁化。这一变革是新中国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有其合理性,但也产生了"左"的苗头,对后来中国的法治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理念及技术的形成与确立 [J].
侯欣一 .
法学家, 2005, (04) :40-51
[2]   關於加强人民司法工作建设的報告(轉載) [J].
史良 .
江西政报, 1953, (09) :16-19
[3]  
董必武法学文集[M]. 法律出版社[董必武著], 2001
[4]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薄一波著, 1991
[5]  
论人民民主专政[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著, 1975
[6]  
西北区司法改革运动总结报告. 司法改革与司法建设参考文件 . 1953
[7]  
检查我过去对‘六法全书‘的错误认识. 姚梅镇. 光明日报 . 1952
[8]  
华北区司法改革运动总结报告. .
[9]  
批判我的旧民主主义法治思想. 王辉明. 光明日报 . 1952
[10]  
加强调解工作、实现司法群众化. 任建新,萧英华. 人民日报 . 1953